【概况】  观音阁镇位于惠州市博罗县东北部,是博罗、惠城、河源三地交汇处,地处东江中游。东江流域31.8公里江岸线环绕全镇9个村而过,水资源得天独厚。观音阁镇交通便利,具有较好的区位优势,距广州、深圳仅90分钟车程,周边有惠深、广惠、广汕、 惠河高速公路,每个高速公路入口距镇区6-8公里。镇中心区距赣深高铁博罗北站6公里,观麻公路(Y411线)直通博罗北站。

  镇域总面积143平方公里,常用耕地面积27560亩,其中,水田14149亩、旱地13411亩;山地以丘陵为主,总面积46341亩;下辖1个社区居民委员会、14个村民委员会共132个村民小组;有户籍人口29021人,其中,农业人口27372人,非农业人口1649人;常住人口约2万人,外来人口约900人。

  【国民经济  2019年,全镇地区生产总值(GDP)3.97亿元,同比(下同)增长0.7%;其中第一产业15294万元,增长1.1%,第二产业7416万元,增长5.9%,第三产业16990万元;镇财政收入1.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2.24亿元,增长4.8%;完成税收1729万元;限上零售额增加值1807万元,增长8.9%;年末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5976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570.7元,增长9.3%。

  【农业  2019年,全镇农业增加值1.44亿元,增长3.1%。

  全镇耕地面积27560亩(水田14149亩,旱地13411亩),山地46341亩,生态林面积2.3万亩,鱼塘4530亩。农作物主要有水稻、花生、甘蔗;经济作物主要有甜玉米、红瓜、淮山、红薯、白玉甜笋、蔬菜等;水果主要有荔枝、龙眼、柠檬等。全年我镇种植优质水稻约3.4万亩,产量约1.3万吨;花生约4400亩,产量约1.2万吨;甘蔗约3450亩,产量约1.8万吨;种植淮山约1200亩,产量约2400吨;红薯约2600亩,产量约5300吨。全镇水果种植总面积8700亩,其中荔枝4120亩,龙眼1350亩,近年来,我镇引入柠檬园种植基地,规划种植规模约8000亩,其中目前已种植柠檬约2500亩,年产量约1500吨,其它水果730亩。观音阁农作物产品丰富、优质、绿色,特色产品主要有“观音阁花生”、“观音阁红瓜子”、“观音阁(中国)黑糖”、“观音阁淮山”、“观音阁紫薯”等远近闻名的农业品牌产品。

  【工业  2019年,全镇实现工业增加值520万元,增长9%。

  近年来,镇委、镇政府致力于抓项目建设带动工业发展,一是岭南荔枝庄园观光酒庄项目顺利建成试投产。项目由广东普天实业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3.6亿元,酒厂一期主体工程于2019年7月份正式完工,并投入试运营,第一批荔枝酒已完成压榨并封存发酵,酒厂二期工程正在投入建设。二是着力引进了有利于一、三产业融合发展项目——顺南食品(惠州)有限公司项目。该项目总投资2.4亿元,占地面积约53亩,总建筑面积约5.9万㎡。项目主要利用本地果农种植的新鲜果蔬,生产果蔬焙烤食品、糕点、罐头等,并专门为荣华月饼、美心月饼提供馅料。该项目于去年8月份开始洽谈和申报,在11月份进行了土地盘整挂牌,12月份正式摘牌动工建设。项目从考察到动工建设,用时短,速度快,计划2020年年底厂房全部建成并试产。项目顺利投产后,预计可实现年销售总额约4亿元,可实现年纳税2000万元以上。

  【第三产业  2019年,全镇第三产业产值16990万元。近年来,镇委、镇政府切实按照县委、县政府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县总目标要求,大力开展乡村旅游建设,旅游项目和旅游活动蓬勃发展,第三产业发展后劲逐步增强。一方面,充分活化利用我镇丰富的自然风景、浓厚的岭南古朴风情、儒释道三教文化等文化遗产,在磨房(惠州)、西子湖畔等机构的大力支持下,成功举办了帐篷节等大型户外休闲活动,进一步扩大了我镇知名度。另一方面,加快推进乡村旅游龙头项目建设。近两年来,充分利用省扶持村级集体经济连片发展示范区200万元建设资金的契机,推动完成了南坑山里院子,柏湖、棠下、杨村、泳新光伏发电,伍塘伍号营地,彭村古石龙农场等一大批乡村振兴项目建设,其中:伍号营地已被市教育局认证为惠州市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争取在2021年通过省级认证。这些项目的建成,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农业+旅游”发展之路,“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的旅游项目发展格局逐渐形成,极大激发了第三产业发展活力。

  【乡村振兴】近年来,全镇按照县委、县政府乡村振兴总体规划,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在塘角、十字路、彭村、柏湖四个人居环境整治先行示范村的基础上,在全镇范围内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行动。在镇、村干部的共同努力下,通过宣传引导、门前三包、召开现场会等方式充分调动了群众参与的积极性。截止当前,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为乡村振兴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基础设施建设   近年来,镇委、镇政府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善市政工程。一是深入开展“四好农村路”建设,按照四级标准对各村村道进行了优化升级。截至年底,共拓宽改造村道11.487公里,完成通20户以上村民聚居地村道道路硬化建设里程3.536公里。二是积极完善圩镇街道、中小学、幼儿园、X215线县道等重要路段的标识标线建设,并协调完善了交通劝导站、平安村口建设,有效规范群众交通和运输安全秩序。三是投入191.4万元完成了政府家属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优化了政府家属区道路、照明及绿化设施。四是投入310万元完成了观音大道至老观杨公路段人工河涵管及上盖道路、排水设施建设。五是投入53万元加强圩镇道路硬底化改造,为群众生产生活和交通出行提供了便利。六是投入1100万元启动了新派出所工程建设,预计在今年年底前完工投入使用。七是投入资金达225万元用于农田水利设施修缮维护建设,及时清理疏通沟渠,确保满足全镇农业灌溉的用水需求。八是投入575万元建设5座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管网14.541公里,纳污302户。

  【科教文卫 全镇有完全中学1所,有教职工55人,在校中学生864人;完全小学1所,教学点6个,有教职工101人,在校小学生1833人;幼儿园2间,幼师55人,在园幼儿437人。

  近年来,镇委、镇政府坚持实施“科教兴镇”战略,加大教育资金投入,继续巩固教育创强结果,完善教学基础设施和条件,开展奖教奖学,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办学水平。积极启动卫生院升级改造建设,增设科室和床位,加大投入强化设备更新,切实提升医疗保障水平。同时,进一步加强村级医疗卫生站建设,努力改善卫生站医疗条件,提高卫生站小病治疗能力。

  【精准扶贫  聚焦“两不愁三保障”,一年来,经过反复核查甄别,实行家庭成员自然增减动态管理,全镇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12户共357人,其中有劳力贫困户50户154人,无劳动力贫困户162户203人。全镇有9个村由市县帮扶单位挂钩帮扶,其中伍塘村为经济相对薄弱村,其他5个村由镇政府挂钩帮扶。通过与帮扶单位多方协调,筹集资金,对64户贫困户实施了危房改造,切实解决了贫困户住房问题;对63名建档立卡在校贫困生发放教育生活补助金,切实改善了贫困生教育条件。按照相对贫困人口退出工作要求,经各帮扶团队及复核组反复核查,全镇共203户336人按照“八有”标准实施了稳定退出。

  【新时代文明实践  坚持创建为民、创建惠民,不断深化提升文明创建,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打通了宣传、教育、关心、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春节期间组织开展新春游园活动,元宵节组织拔河比赛和“颂歌献给党,舞动新时代”等文艺活动,组织参加“幸福新农村 唱响新时代”村歌比赛,举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文艺晚会等一系列文体活动,切实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观音阁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近年来,镇委、镇政府按照上级各部门工作部署和稳抓信访维稳工作要求,致力于抓排查、谋化解、调纠纷、保平安,积极维护社会稳定、营造浓厚法治创建氛围。一是着力化解矛盾纠纷。2019年,先后接访各类信访案件149宗,其中:国访4宗、省访10宗、市访85宗、县访17宗、县委第二巡查组巡察反馈19宗、镇访14宗;已化解141宗,调解率100% ,调处率达94.6%。二是扎实开展扫黑除恶。持续打击涉黑涉恶,开展反腐“拍蝇”行动,深挖彻查涉黑涉恶问题和“保护伞”。2019年,全镇共排查涉黑涉恶线索6条,其中:上级转办线索5条,镇村摸排线索1条,目前已全部按程序办结。全年无发生群体性事件,无发生重特刑事、治安案件和重大恶性案件,社会治安和谐稳定。

  【存在问题】  在全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形势下,全镇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特别是年底的新冠肺炎疫情对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国内经济带来更大的不确定性,疫情的全球化蔓延又使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的广东经济难上加难。具体体现在:一是经济发展的思路不宽、新的经济增长点不强、用地规模紧缺、促进一、三产业融合项目不多;二是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短板尚未补足,“两违”整治、污染防治任务依然繁重;三是脱贫保障机制还不够健全,教育、医疗、养老服务等方面的供给与人民群众期盼仍有差距;四是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够到位,服务效能还不够高效,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



主办:博罗县人民政府  承办:博罗县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咨询热线电话:0752-12345  网站技术服务电话:0752-6286776

网站标识码: 4413220025   粤公网安备 44132202100104号     备案号 : 粤ICP备09136424号    技术支持:开普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