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泰美概况
泰美镇坐落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象头山脚下,东江之畔,依山傍水,风景秀丽。镇域总面积163.4平方公里,辖20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总人口约6万人,常用耕地面积3.4万亩,林地面积10.94万亩。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下,泰美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和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唱响“奋发图强、实干兴镇”主旋律,团结依靠全镇人民,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抢抓新机遇,有效应对新挑战,坚定不移谋发展,全力以赴抓扶贫,全心全意保民生,深入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高水平推进魅力泰美建设。
目前,泰美镇依托丰富的土地资源和山水资源,充分发挥紧靠惠州市区的地缘优势,致力打造“象头山东大门、惠州市后花园”,大力发展现代工业和生态休闲旅游业,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初步形成政治、经济、文化、商贸均衡发展,功能区域齐全的宜居、宜业、宜游、宜休闲小城镇。
二、泰美镇优势条件
(一)区位优势
泰美镇的区位优越、交通便利,距离惠州市区25公里、博罗县城25公里,处于惠州半小时生活圈内;距离深圳86公里、东莞70公里、广州110公里,处于广州、深圳东莞一小时生活圈内。京九铁路、G205国道(金龙大道)、惠河高速公路(惠州至河源)、芦泰大桥和规划建设的珠三角城际轻轨、惠龙高速(惠城区至龙门)穿镇而过,均在泰美设站场和出口。此外,赣深高铁也途经泰美镇,在小金口、麻陂镇设有出口站,两个站点皆距离泰美镇不到30公里。
(二)经济基础
五年来,泰美镇坚持把加快经济发展放在重要位置,经济社会发展呈现良好态势。据统计,“十三五”期间,全镇地方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6.57%,到202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23亿元;2020年完成国地两税收入9134万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4亿元,分别是2015年的1.26倍、1.25倍;2020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3.8亿元,同比增长1.8%。泰美镇大力扶持实体经济发展,积极做好招商选资工作,粤港澳大湾区(广东·惠州)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项目、凯德新能源、盈硕电子、国润管业等项目顺利落户我镇,为泰美镇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其中2020年5月25日落户我镇的粤港澳大湾区(广东·惠州)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项目总投资50亿元,占地面积约1500亩,建筑面积约116万平方米,建成投产后服务农产品年物流总额达800亿元。
(三)资源条件
泰美镇的生态旅游资源非常丰富,辖区内的象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原始森林覆盖率达98.6%,素有“天然氧吧”的美誉,属森林生态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区内景点优美别致,有象岭飞云、蟾蜍落河、飞瀑急倾、溪谷清幽、和尚石和仙人迹等自然景点,均有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东部东江环绕,内部水库、山瀑、溪流景观丰富,生态环境优越,不仅适宜旅游度假,更适宜投资开发。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和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依托象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休闲度假项目,目前已建成的旅游开发项目有雷公峡漂流景区(国家级3A级旅游景区)、万象仙湖度假区、明珠禅寺、沉香谷、花香泰美和泰美东坡生态园等。
三、发展计划
(一)推动工业园区升级改造,优化产业空间布局
镇委镇政府将改变之前重数量、税收不重视质量和发展前景的观念,对辖区企业进行重新梳理,认真规划企业构成,将不符合泰美镇工业发展规划,不利于产业集群发展的企业“腾笼换鸟”,获得泰美镇进一步发展所需要的土地等资源,以此吸引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或是对园区产业链有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加入,从而吸引更多的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进入,形成分工协作体系,完成泰美镇的产业链搭建。同时大力推进龙珠工业区、板桥工业区两大园区的用地二次开发和集约利用, 进一步优化工业区空间结构和工业产业结构,向高产区域、高端产业、优质企业集聚。
(二)加快推动第三产业发展,积极培育现代旅游业
紧跟惠州建设国内一流城市和博罗建设现代魅力强县步伐,以檀悦·象头山大朵文旅产业园项目和惠州粤港澳大湾区(广东·惠州)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项目落户为契机,结合“象头山下,东江河畔”的区位优势,深入挖掘泰美的人文情怀和自然资源优势,全力推动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将泰美镇打造成东江边上的魅力乡镇。
下来,泰美镇将深入挖掘历史文化优质资源,强化生态资源优势,立足“象头山麓,东江江畔”的发展目标,将象头山脚下的罗营、雷公、三径成片开发,重点打通一条旅游大路,“将东江江畔”岭子头、车村、盘沱、夏青、沐村打造成沿东江田园风光的观光绿道。另外,将位于芦泰公路周边的新星、新塘、车村在打造成为“品味商业走廊”东部新区。同时加快与浙江联众集团的对接,尽快落实雷公村、罗营村的象头山乡村康养度假区项目,努力把泰美建设成“留得住乡愁”的宜居、宜游小镇。
(三)构建“小”交通体系,助力全市“大”交通体系
在现有的区位优势上,泰美镇新增赣深高铁横穿全镇;芦泰公路直通G205国道,连通惠城区;韶惠高速公路南北横穿全镇,在南、北两端均有互通;加上惠河高速出口设立在镇区中心,交通体系基本成型。但是,乡镇只有将自身融到大江大海里面才可以长久,因此,泰美镇正积极推进实施G205至象头山大朵文旅产业园农村公路拓宽改造工程和惠城区汝湖镇至博罗县泰美镇连接线改造工程。
①泰美镇G205至象头山大朵文旅产业园农村公路拓宽改造工程:该项目位于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泰美镇象头山景区,路线分主线、支线两段,项目设计路线全长9.429km。该公路是博罗县农村公路建设规划中连通泰美镇和柏塘镇的一条重要公路。该公路的建成,不仅可以改善Y430线的车辆通行状况,完善泰美镇交通体系,拉动周边各村的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还可以盘活象头山脚下的旅游资源,缩短泰美镇至柏塘镇的中心距离,进一步加快泰美镇、柏塘镇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推动全县旅游业的发展。
②惠城区汝湖镇至博罗县泰美镇连接线改造工程:该项目线路全长 3.9 公里,按三级公路标准建设,其中博罗部分 2.7 公里,惠城区部分 1.2 公里。该工程建成后将大大缓解交通压力,分流我市南北向过境车辆,推动全市“大”交通体系构建;同时为泰美镇经济发展开辟“新路”,进一步提升泰美镇交通区位优势,加强资源要素集聚效应;受市区经济辐射影响,沿线地区上万亩土地将得到更好的开发利用,为全市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目前,泰美镇G205至象头山大朵文旅产业园农村公路拓宽改造工程目前已开工建设,正在清表。惠城区汝湖镇至博罗县泰美镇连接线改造工程目前正在制定建设方案。完工后将全面打通镇区交通路网,健全交通体系,助力经济发展。
(四)全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宜居新农村
一是继续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建成美丽宜居乡镇。要将整治行动与建立长效机制有机结合起来,着重完善“强督导、重考核、抓落实”制度、农村生活垃圾收集管理机制,抓好保洁员队伍建设,进一步细化任务、明确奖惩措施,落实好已建立的机制,促“要我整治”向“我要整治”转变。要补齐短板,深入打造美丽宜居乡村,通过“示范村”的精品打造,以点带面、全面铺开,不断完善农村基层设施建设,夯实乡村振兴硬件基础。
二是要以产业助推乡村振兴,继续深入挖掘、整合现有农业资源,打破传统农业发展模式,引导各村进行差别化竞争,做精做强“一村一品”,争取在每个村都打造出“象头山牌”的优势特色农产品品牌。同时大力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如加大对广东新圆沉香企业的扶持,盘活泰美镇巨大的沉香资源,打造品牌,形成产业,助推泰美乡村振兴。充分利用强农惠农资金和政策,引进种养新技术及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延长农业产业链,增加农村就业岗位,促进农民增收。
三是紧紧抓住党建引领新引擎,打造人才队伍,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能干事、敢担当的年轻干部队伍。下来,泰美镇将切实把加强乡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摆上重要日程,加强包村工作队伍的管理,给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年轻更多平台去学习和实践,积累工作经验。着力破解制约人才发展和成长的制约,推动工商资本、科技服务、乡贤和新青年“上山下乡”,凝聚起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