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园洲镇地处博罗县西南部,距县城43公里,南有东江傍城而过,北靠岭南第一名岳——罗浮山,交通便利,被评为国家卫生镇、服装休闲名镇以及广东省生态乡镇,是粤港澳大湾区极具活力的重要城镇。全镇辖区面积112.71平方公里,下辖27条村和2个居委会,总人口超20万人,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近6万人。
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来,园洲人民乘改革东风,通过积极招商引资、转变发展模式、引进高新技术产业等一系列手段,实现了经济的高质量稳步增长。
2020年全镇完成财政税收11.29亿元,同比增长15.79 %;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3.32亿元,同比增长0.8 %。
交通区位优越,距离广州、深圳、香港均不到70公里,以公路为主体的城际快速交通网络发达,辖区内有广惠高速、从莞高速以及双龙大道等多条道路穿城而过,高度契合粤港澳大湾区1小时生活圈。
近年来,园洲镇抢抓国家创建“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的利好叠加机遇,紧靠惠州市“2+1”产业集群部署和博罗县沿东江经济带发展规划,致力于发展现代化产业体系集群,促进产业转型优化升级。先后兴建多个工业园区,形成了带状式工业走廊,实现产业功能分区集聚发展。
高标准规划建设总占地2800亩的时尚产业园,目前已引进落户项目19宗,总投资额达80亿元,包括中安工业供应链、汉德精密机械、杰凡尼服装等一批知名企业,涵盖电子信息、新能源、5G通讯等行业;首批供地项目17宗,总投资75亿元,预计年产值达200亿,创税7亿;园区全面开发后预计年产值可达近300亿元,创税超10亿元,将成为园洲仍至博罗智能终端产业的又一新亮点。配合县政府做好总占地14811亩(涉及园洲面积4657亩)的高端智能装备产业园的征地及招商引资工作,利用千亿级产业平台这一新引擎,为园洲发展节奏再加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园洲依水相伴,水城交融,境内水网密布,东江、沙河贯穿全镇,其中东江岸线长达19公里。近年来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对东江、沙河及镇内排渠进行水环境重点整治,统筹水生态、水安全、水文化、水经济,开展万里碧道规划设计,高质量推进其建设,打造小海滨江走廊、借山碧道公园、茶亭生态湿地等公共休闲场所,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美好景象,以人为本构建美丽园洲,提升群众幸福感。
如今,园洲正着力推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积极融入惠州“丰字型”交通主框架布局,满足博罗沿东江经济带发展配套需求。初步形成以和安大道、福园路、东坡大道为三轴,以环城北路、振兴大道、园洲大道、沿江路为四线,以河南区、河北区为双中心打造“三轴四线——双中心”城镇结构。
今年以来,已先后完成和安大道、桥北路升级改造等多项工程,龙江东江大桥已通车,东江——沙河水系连通工程实现通水,从莞高速园洲出入口如期开通,福园路升级改造、东坡大道、杨花路工程正处于紧密施工当中。下来,绿化路、振兴大道(振兴大桥至东坡大道段)、石洲大桥、沙河大桥改建工程也将全面动工。
近年来,园洲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通过资金扶持,搭建平台、培养人才等多种措施,促进粤剧曲艺、龙舟等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家风美德;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和人居环境整治,乡村面貌焕然一新,满足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历史的气息与城镇的风情在这里交融,文化的底蕴与时尚的活力在这里释放。
园洲将以全面深化改革、提高现代治理能力为抓手,抢抓东江经济带发展契机,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园洲。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巩固乡村振兴和文明创建“两个品牌”,统筹做好稳增长、强基建、惠民生、净党风等各项工作,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为惠州建设成为珠江东岸新增长极、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重要地区和国内一流城市,为博罗建设现代化魅力强县贡献园洲力量。